读完原理后,相信只要稍加练习,每一个有会计基础的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都能编制出一份流畅的现金流量表。与间接法类似,该步骤主要是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表损益项目调整为收付实现制(即剔除非现金项目)。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期末金额-在建工程期初金额)(不含利息)+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期末金额-固定资产期初金额)+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期末金额-无形资产期初数)+资产负债表,(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列出资产负债表上各报表项目的余额,即期末金额减去期初金额(注:都是期末金额减去期初金额,原因后面会讲);然后将资产负债表左侧的所有项目差异(货币资金余额栏除外)移至右侧,与未分配利润同侧。
1、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关联
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应付票据(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资产负债表、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期末金额-期初金额)+资产负债表、其他应付款(期末金额-期初余额)。简单易懂的直接方法就是根据现金流量项目的性质对上述各项进行拆分。
2、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本公式中,期初金额小于期末金额的,计入投资支付的现金。然而,间接法去除了非经营性非现金项目;直接法从第一步中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拆分中删除所有非现金项目(包括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期初金额-短期借款期末金额)+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期初金额-长期借款期末金额)(不含利息)+资产负债表,(期初应付债券金额期末应付债券金额)(不含利息)。
3、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1+税率)+利润表、其他业务收入+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根据利润表项目的性质,填写相应的现金流量表项目。此步骤可以参考各篇文章中每一项的具体解释,不再重复。请注意,此步骤是与间接方法的主要区别。您必须打开损益表。
如果报告不规范,首先检查各个拆分项目的汇总验证项目是否平衡,以便快速找到差异的原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资本项目的核查是最基本的核查;以前经常有人留言问能不能给我,我不能提供模板,给了也没用。我曾经把文章删了……其实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供一套通用的模板,而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己构建一套当前流表模板的思路。现在就用吧通俗的说法叫方法论.剩下的都是Excel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