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数据显示,本次海试产氢规模达到1.3标准立方米/小时,超过设计值;电解能耗为每标准立方米氢气5千瓦时;运行10天后海水杂质离子截留率仍高达99.99。 %以上,相当于直接电解纯水制氢。产氢纯度达到99.9%~99.99%,稳定性好。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国际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网、经济日报、新京报网、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千龙网。
按海上风电上网电价0.2元/千瓦时至0.3元/千瓦时计算,该技术成本为每公斤氢气11.2元至16.8元,略高于海上风电制氢成本。相比天然气制氢成本(20元~24元),天然气制氢成本显着降低(9元~12元),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随后,东方电气集团与谢和平团队联合研发了浮式海上制氢平台及供电系统。
1、风电制氢后的水怎么利用
2019年11月30日,谢和平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首创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新原理和技术,实现规模化高效生产,无需海水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需额外能源消耗。氢能被评为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步新闻之一。未来,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和上网电价的下降,这一成本有望继续降低。
2、风电制氢对水源要求
本次海试是基于三套原理样机并联的设计值为1.2标准立方米/小时产氢的装备系统。 2023年5月17日至26日,将在福清市兴化湾地区并网海上风电。已稳定运行10天。其中,间接制氢本质上是海水淡化后制氢,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直接制氢技术提出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3、风电制氢节能风电
谢和平表示,本次海试为未来实现并行大规模海水直接制氢提供了技术验证,有望形成无需海水淡化、无需额外催化剂工程、无需海水输送的原位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并且没有污染处理。全新型号。该设备由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打造。在3级至8级大风、0.3米至0.9米海浪强干扰的真实海洋环境中连续稳定运行240多个小时,验证了原位测量原理和技术的可靠性。不需海水淡化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由中国科学家首创。
近日,全球首台无需海水淡化的海上风电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理技术装备在福建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