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日债兑付,超日债违约事件影响
自“11超日债”启动我国首例债券违约以来,截至2017年12月23日,我国债券总数为142只。 2014年3月4日,超日公司公告称,公司原定于2014年3月7日第二次付息的1L超日债券未能按时足额支付利息8980万元。可支付的金额只有400万元,付息比例为4.5%。我仍然认为,在目前的超日候选人中,第二个还是第三个是否会脱颖而出以及未来超日是否真的会违约,是两件相对独立的事情,虽然也有一定的关联。
由于国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寒冬来临,超日阳光也陷入了困境。 2012年底,发行不到一年,超日太阳和11超日债券均因董事长跑路传闻而停牌。此后,5亿元债务违约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期间鹏元资信将公司主要长期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下调至CCC,11只超日债自去年7月起暂停上市。
1、超日债是什么
董事会秘书表示,*ST超日目前资金链断裂,向银行融资难度加大。去年,主要是通过公司和股东的努力,第一期债券利息得以兑付。例如,2014年,超日太阳宣布无法支付第二期债券的全额利息,导致我国债券市场首次真正违约。这次说起超日债券,有一种说法是,超日债券的老板之前已经将公司的很多资产转移到了国外。 ——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也猜到他很可能会这么做。
2、超日债违约事件是什么风险
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解读中国首例企业债违约(11天期债):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2014年将是企业债偿债高峰,城镇投资将达1000亿元债券预计到期兑现。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陷入债务困境的超日来说,现阶段的重组或许是快速扭亏为盈的最直接方式。至此,11只超日债券正式宣告违约,成为我国首只违约的企业债券。还宣布正式打破我国公债零违约纪录。
3、超日债违约事件原因和启示
然而,在社会各方积极报道和分析我国债券市场首次突破、迎来后违约时代的同时,11支超日债仍然通过各方的博弈。对于投资者而言,超日债券付息违约的一大现实意义在于其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重估:如果刚性兑付预期被打破,信用债甚至股票等风险资产的价格都可能发生调整。低评级债券将受到超日本违约的影响,而高信用、短期债券将成为避风港。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负责超日债券发行的银行和承销商不会帮助公司支付利息。 ST超日(002506)的一则公告,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大幅违约的开始。超日债券持有人提出的最大疑问是,为何债券发行后业绩突然发生变化,造成巨额损失。 ST超日秘书长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集资金,主要措施包括追债、出售海外电站、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处置抵押资产等。